医者说 | 最安全的药输液,也出了大事!
2018-08-17 18:51 基层医疗界
“
阿米卡星、利巴韦林输液治疗,又出事了!
”
7月26日,村民张某,男,37岁,因出现感冒症状,到卫生院就诊,被诊断为“气管炎”。医生给予“经常使用”、“不需要皮试”、“最安全”的两种药物:阿米卡星、利巴韦林输液治疗。
输液后,张某在回家途中,感觉“不舒服”“发冷”,立即回到卫生院。卫生院按照“输液反应”给予处理……2天后,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
利巴韦林没有用药指症
利巴韦林由于价格便宜,又不要求皮试等方便操作,在基层临床一线用药中广泛用于感冒及各种病毒感染中。
但是据中国呼吸医师分会、急诊医师分会制订的《普通感冒规范诊疗的专家共识》认为:“目前尚未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利巴韦林在基层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非但无效,而且可致溶血性贫血、再障样贫血及不良反应。
而利巴韦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体内消除缓慢,最长可达3个月,并且药物能进入红细胞且蓄积量大,这可能是利巴韦林血液系统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原因。
国内报道的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病例中,变态反应占63.43%,而在变态反应中又以药疹和过敏性休克所占比例较大。过敏性休克是变态反应中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处理不及时或不适当可导致死亡。
可见利巴韦林对于急性支气管炎既没有用药指征,又具有严重的不可预测毒副作用!
二
阿米卡星不是临床首选
阿米卡星针剂也称丁胺卡那霉素,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虽然不要求皮试,但也具有严重的肾毒性、耳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及过敏反应。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常与头孢他啶合用)等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
引起急性支气管炎的细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显而易见,阿米卡星的抗菌谱中对于急性支气管炎感染也是无效的,根本不是该病的首选药。而且阿米卡星看似安全无毒副作用,但是一旦引起神经肌肉阻滞,能迅速导致心肌抑制后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
任何药物没有绝对安全
虽然我们还不能确认是这两种药物反应直接导致了患者死亡。但是这位卫生院医生自认为利巴韦林与阿米卡星是临床应用较安全的常用药,并且肤浅地认为对于急性支气管炎是有效且无毒副作用,可是那位患者在输注后还是发生了”不舒服“及”发冷”反应,恰恰不曾想到在接下来的对症治疗及抢救中死亡?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出发,以上两类药品对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是无效的,但是为什么医生在治疗时,要开那些无效的药而且还输了液呢?
一则是不排除医生的敷衍塞职,病人来了要输液就输,有效无效可不要责备医生;
二则是滥输液体现,很多基层及大医院门诊都禁止输液,为什么卫生院医生还要在不该输液的患者身上输液呢?
用药对症及有的放矢,是每位临床医生的职责与己任!卫生院扎根农村,跟基层村民都是熟面孔、老街坊,有时难免限于面情不便拒绝而违心输液。可是一旦出事,就顾不上人情与面情!
这些教训是深刻的,为了预防万一,还是遵循少输液及不输液原则,这些案例应当引起基层医生的足够重视及警示!
■文章来源:基层医疗界
■特约撰稿人:尹于华
平安万家医疗顺应国家医改分级诊疗、社会办医、医生多点执业、医保控费走势,集合平安集团深厚的保险和健康产业体系优势,对接打通政府医保和商业保险,打造平安大医疗健康板块及管理式医疗服务的线下入口。通过整合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医疗开放平台和诊所认证标准体系,构建中国连锁健康服务第一平台,让每一个中国家庭健康有托付,看病不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