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办好诊所,“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2018-08-03 20:28 基层医疗界

  “


  开诊所你需要两把尚方宝剑:钱和情怀,缺一不可。钱决定了你能走多远,情怀决定了你能走多高。


  ”


  如果想要诊所跑起来,则需要三驾马车同心协力。


  1、医疗


  医疗机构,医疗一定是核心,撇开医疗谈赚钱绝对是耍流氓。要时刻记住患者是来解决医疗诉求的,其他服务再好,医疗技术不行,别想立足市场。


  几年前开展的“中国首个大型医院品牌营销研究”,对全国11个中心城市的20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了品牌营销现状的调查。


  在研究中发现,有5l%的患者认为医疗技术在医院品牌构成中占第一位,反映出社会公众对医院品牌的认识仍以医疗技术为主。


  作为诊所品牌的核心内容,诊所应该培育自己的特色技术品牌,通过高水准的医疗质量在社会公众中确立技术优势,让患者对诊所的医疗质量充满信心。


  而特色技术品牌的定位,必须根据诊所所在的区域位置、人才优势、技术基础,尤其是对当前医疗服务市场的空白点和发展的可能性、可行性进行充分分析,确定特色技术的发展方向。


  培育特色技术品牌离不开优秀专业的医生。虽然目前多点执业已经完全放开,也有越来越多的医生离开公立医院出来,但真正能留住那些优秀医生的毕竟是少数大平台。


  对于诊所来说,在资金有限情况下你需要找这样的医生:


  1、临床技术必须过关;


  2、愿意自我宣传和包装;


  3、沟通能力好。


  并非要大医院、大专家那种级别,但有他们给你站台,则是锦上添花。并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形成保障良好技术的生态循环。


  2、运营


  诊所需不需要营销?答案一定是需要。如今已经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当然做营销也要有技巧。


  运营,拆开来是运作和营销。运作讲究的是效率,营销讲究的是渠道(外营销和内营销)。


  对于同行,要做同行口碑(外营销),至少要在地区内得到同行的认可(这你就成功一半了)。对于内部员工则要做内营销,只有员工都发自内心地热爱工作和肯定工作,他们直接服务的患者才能给予诊所更多肯定。


  从前台客服到保洁阿姨,每个人都代表了诊所的形象,他们的工作态度、专业度传递到患者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会对患者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在问卷调查中涉及是否下次会再来就诊时)。


  现在获客成本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建议还是广泛和异业渠道、同行转诊渠道、大型平台、网络电商达成一些合作。


  其实营销最大的难点是找到你的定位客户群。有些地方一会做商业保险,一会做社保,这两部分的人群显然不太重合,就会对后期运营带来很大压力。只要把定位客户群锁定,再把基础流量客户的口碑做好,对于后期获取客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市场


  一个诊所,如何在没有那么多市场费用的预算下,把钱花在刀刃上,做好市场和品牌运作?


  针对市场费用,建议在年初做预算时,可以拆分到宣传物料、活动经费、广告投放三大板块,并且在年初就把这一整年的大型活动和季节性活动就定好,不打无准备之仗。广告投放究竟投放在哪里也是很有讲究的,且不能盲目投放,要根据自己的定位和目标群体来定。


  另外要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已经成为国民工具,玩手机必然刷微信。对于诊所来说,尤其是小诊所势必要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能进行预约挂号及病例查询等服务。


  最好还有一个订阅号,可以定期科普一些健康知识,或及时推送诊所相关变动,能有效增加客户对诊所的黏性。但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被阅读量所奴役。


  其次要有自己的官网。因为老百姓还是会习惯性去百度一下,如果连官网也没有,可信度会大打折扣。


  活动的话,大型活动建议上半年1次,下半年1次(多大看诊所规模),小型活动可以保持1-2月1次,可以进行异业资源置换合作等等。


  切记活动后要有后续:追踪随访客户、活动效果评估等,并及时将市场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调整接下来的营销策略,力达更好的运营效果。


  ■文章来源:综编于靖观点、华夏医界网


  


关于平安万家医疗

平安万家医疗顺应国家医改分级诊疗、社会办医、医生多点执业、医保控费走势,集合平安集团深厚的保险和健康产业体系优势,对接打通政府医保和商业保险,打造平安大医疗健康板块及管理式医疗服务的线下入口。通过整合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医疗开放平台和诊所认证标准体系,构建中国连锁健康服务第一平台,让每一个中国家庭健康有托付,看病不再难。

万家医疗诊所版
您随身的移动互联网诊所
点击下载